述职报告之家

秋分活动方案

发表时间:2025-06-07

秋分活动方案(系列17篇)。

秋分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每年的九月份到来,你了解这个节气吗?你知道秋分的方案有哪些吗?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秋分活动方案(精选17篇),以供大家参考!

秋分活动方案 篇1

目标

(一)帮助儿童了解秋分节气的地理知识

(二)了解秋分节气的物候特点

(三)认识秋分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

(四)学习左河水同名诗作《秋分》

内容

(一)地理知识

秋分,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第十六个节气,秋季第四个节气。每年的9月22-24 日太阳达到黄经180°时,就是秋分来到。“分”即为“平分”、“半”的意思,除了指昼夜平分外,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。按农历来讲,“立秋”是秋季的开始,到“霜降”为秋季的结束,“秋分”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,所以我们说秋分平分了秋季。从秋分这一天起,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短,黑夜逐渐变长。大家有没有发现秋分之后,天黑得越来越早了呢。

秋分时节,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,均先后进入了“候平均气温”划分的秋季。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,凉风习习,碧空万里,风和日丽,秋高气爽。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农谚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说的就是秋分之后气温开始不断降低了。气温降低,小朋友们要及时添衣,注意保暖哟。

(二)物候

秋分节气的物候分为三种:一候雷始收声;二候蛰虫坯户;三候水始涸。

“雷,二月阳中发声,八月阴中收声,入地则万物随入也。”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,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,所以不再打雷。因此,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,也是秋寒的开始。这也是为什么夏天下雨打雷较多,冬天很少打雷了。

“坏,益其蛰穴之户,使通明处稍小,至寒甚,乃墐塞之也。”秋分到了,也就意味着冬天不远了,因此很多动物都要开始准备入冬的事宜,准备过冬。由于天气变冷,蛰居的小虫也开始藏入穴中,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。

“水本气之所为”,春夏气至,故长,秋冬气返,故涸也。由于天气干燥,水汽蒸发快,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,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。秋分节气,空气中也会缺乏水气,小朋友们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及时补充水分,避免出现“凉燥”的症候。

(三)秋分

秋分节气里也有着各色各样的民俗活动。(和春分活动相似,可以适当删减)

1.秋分吃秋菜:在岭南地区,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。秋菜是一种野苋菜,乡人称之为秋碧蒿。逢秋分那天,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,和鱼片一起制成秋汤。秋汤甘甜灌脏,可以清洗肠胃,在秋分时节饮食秋汤表达了人们家宅安宁、身壮力健的祈愿。

2.粘雀子嘴:秋分这一天,客家农民每家都要吃汤圆,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,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,名日粘雀子嘴,免得雀子破坏庄稼。

3.放风筝:秋分期间是客家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。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、鲢鱼风筝、雷公虫风筝、月儿光风筝等等。在秋分这天,小朋友们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风筝,到公园里将它放上天空哦!(风筝制作教学可作为延伸活动)

4.送秋牛:秋分时节,民间会挨家挨户送秋牛图。送秋牛其实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,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,名曰“秋牛图”。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,主要说些秋耕吉祥,不违农时的话,每到一家便是即景生情,见啥说啥,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。言词虽随口而出,却句句有韵动听。俗称“说秋”,说秋人便叫“秋官”。秋牛图体现的是送图者与收图者彼此之间的祝愿,“送秋牛”、“说秋”都表达了人们对来年丰收的美好愿景。(画秋牛图可作为延伸活动)

5.竖蛋:“秋分到,蛋儿俏”,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,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“竖蛋”试验。“竖蛋”的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——选择一个光滑匀称、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,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。虽然失败者颇多,但成功者也不少。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,故有“秋分到,蛋儿俏”的说法。小朋友们不妨也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试一试,看看谁能最先成功呢?

(四)《秋分》左河水诗作学习

《秋分》,是一首描写在秋分节气里地理、气象、气候、花卉及农作物丰收状况的七言绝句诗。接下来,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读读这一首小诗,进一步了解秋分的节气特点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2

一、主题背景

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。在这个时候,气温逐渐降低,昼夜温差加大,天气逐渐转凉。为了帮助幼儿园的学生更好地了解秋季的特点和秋分的习俗。

二、主题目标

1. 让学生了解秋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,掌握秋季的基本知识。

2. 通过各种活动,让学生体验秋季的美丽和丰收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3.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、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。

三、主题内容

1. 室内活动

在室内开展关于秋分节气的绘本阅读活动,让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绘本了解秋分的历史和文化,比如《秋天的味道》等。

2. 室外活动

在室外组织郊游活动,带领学生到公园或田野中观察秋季的景色和植物的变化,让学生亲身感受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美妙。

3. 手工活动

开展制作枫叶、纸鹤等手工艺品的手工课,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制作的乐趣和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4. 团队游戏

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团队游戏,如接力赛、拔河比赛等,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1. 活动场地:选择安全的室外场地,保证学生的安全。

2. 活动时间:选择适合的时机,避免天气过热或过冷,注意保暖。

3. 学生安全:在活动过程中,老师要全程陪同,确保学生的安全。

4. 活动内容: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,合理安排活动内容,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。

五、总结

秋分节气是秋季的重要节日,通过一系列的活动,可以帮助幼儿园的.学生更好地了解秋季的特点和秋分的习俗,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、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。在活动过程中,要注意学生安全和活动内容的选择,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3

教学目标:

1. 了解秋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。

2. 学习秋分节气的相关知识和习俗。

3.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能力和对节气的认识。

教学准备:

1. 图片或图片卡片:秋分节气的象征物、食物等。

2. 秋分节气相关的简单手工材料。

3. 秋分节气的相关故事或歌曲。

教学步骤:

Step 1:引入话题(10分钟)

1. 教师出示秋分节气的图片,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片中的物品和活动与哪个节气相关。

2. 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秋分节气的名称。

Step 2:认识秋分节气(15分钟)

1. 教师向学生解释秋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,如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表示秋天正式开始,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。

2. 教师出示秋分节气的象征物,如柿子、葡萄、瓜果等,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与秋分的关系。

Step 3:学习秋分节气的相关知识(15分钟)

1. 教师向学生介绍秋分节气的习俗,如赏月、吃柿子、踏秋等。

2. 教师出示秋分节气的图片或图片卡片,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习俗和活动。

Step 4:手工制作(20分钟)

1. 教师向学生介绍秋分节气的手工制作活动,如制作柿子、葡萄、瓜果等。

2.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,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秋分节气的手工作品。

Step 5:故事或歌曲欣赏(10分钟)

1. 教师讲述秋分节气的相关故事,如《嫦娥奔月》等。

2. 教师播放秋分节气的相关歌曲,让学生欣赏并跟随节奏拍手或跳舞。

Step 6:总结和延伸(10分钟)

1.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,让学生说出自己学到了什么。

2. 教师提出延伸问题,如“你知道其他的节气吗?它们分别在什么时候?”等。

教学反思:

通过本节课的教学,学生对秋分节气有了一定的了解,并学会了一些与秋分相关的知识和习俗。通过手工制作、故事和歌曲的欣赏,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。同时,通过回顾和延伸,巩固了学生对节气的认识。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,又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,培养综合素质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4

一、教学目标:

1.了解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秋分;

2.了解秋分的由来和习俗;

3.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。

二、教学准备:

1.图片、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;

2.纸板、剪刀、颜料等手工制作材料。

三、教学过程:

1.导入(5分钟)

教师出示图片,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秋分的特点和与秋分相关的活动,如秋分时节天气变凉、白天和黑夜的时间相等等。

2.新知讲解(10分钟)

教师向学生介绍秋分的由来和习俗,如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是秋季的中分点,也是农民朋友们的重要节日。人们在秋分这一天通常要祭祀祖先,扫墓,吃秋分饭等。

3.活动设计(30分钟)

a.制作秋分卡片

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卡片的材料和步骤,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秋分卡片。学生可以用纸板剪出卡片的形状,再用颜料或彩色纸进行装饰。制作完成后,学生可以互相交换卡片,表达对彼此的祝福。

b.观察秋分天气

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秋分时节的天气变化,如气温的变化、天空的颜色等。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秋分的天气特点,并可以画出秋分的天空。

4.总结(5分钟)

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,再次强调秋分的由来和习俗,并鼓励学生多观察和思考,积累更多的知识。

四、教学延伸:

1.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秋分饭,让学生亲身体验秋分的习俗;

2.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秋分主题的绘画比赛,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。

、教学反思:

本节课通过图片、卡片制作等多种形式,激发了学生对秋分的兴趣,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。但是在活动设计中,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,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5

一、活动目标

知识目标:让幼儿了解秋分节气的含义、时间及特点,知道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,昼夜平分。

能力目标:通过观察、体验等活动,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。

情感目标:激发幼儿对自然节气的兴趣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培养对大自然的.热爱。

二、活动准备

物质准备:秋分节气的相关图片、视频、教学课件(包括太极八卦图、秋分三候图片、丰收的果园等)、生鸡蛋(用于立蛋活动)、绘画工具等。

环境准备:选择宽敞明亮的室内或室外场地,确保活动安全。

三、活动过程

导入环节

教师出示太极八卦图,引导幼儿找出秋分节气的位置,引出秋分节气。

播放秋分节气的视频或PPT,让幼儿初步了解秋分的知识。

知识讲解

讲述秋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,强调昼夜平分和秋季过半的概念。

介绍秋分三候:雷始收声、蛰虫坯户、水始涸,结合图片和视频帮助幼儿理解。

体验活动

秋分立蛋:教师讲述秋分立蛋的习俗,组织幼儿尝试立蛋,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。

画秋分:带领幼儿观察秋天的树叶变化,指导幼儿用绘画工具画出秋天的叶子,并写上“秋分”字样或盖章。

总结与分享

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,强调秋分节气的特点和习俗。

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,增强互动和交流。

四、活动延伸

组织幼儿进行秋游活动,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和动植物变化。

在班级内设置“秋分节气角”,展示与秋分相关的图片、手工作品等,营造节日氛围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6

一、活动目的:

让学生走进大自然,放松心情,陶冶情操,感受秋天的美。

时间:20xx年10月26日

活动地点:

出发时间:

返回时间:

二、活动安排:

1、组织学生参观柳州市儿童福利园,培养学生爱心。

2、组织气排球比赛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气排球对抗赛,并进行相应的.奖励。

3、观察秋天,从大自然中寻找秋天(如采集植物标本等),学生做相应记录。

三、注意事项:

1、学生各自准备好干粮、开水、垃圾袋,不许带危险物品参加秋游活动。

2、教育学生注意维护良好的学校及个人形象,维护环境卫生,不随地吐痰,不乱扔废弃物,将果皮纸屑等垃圾放在指定位置。

3、活动前将全班学生妥善分组,确定小组负责人,自由活动时以小组为单位由负责人组织本组同学开展活动。

4、规定活动范围,禁止个别学生单独行动,有事及时通知班主任、带队老师,同学之间相互帮助,始终将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。

5、老师在出发前、游览活动中、归队前及时清点好班级人数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7

活动目标

1、知道秋分的到来代表着“丰收”

2、体验秋分“丰收”时的喜悦与辛劳

活动准备

丰收的图片、水稻,蔬果瓜菜剪纸(若干)、丰收筐(蔬果筐、瓜菜筐)

活动过程

1、教师介绍秋分“丰收”的习俗

秋天是丰收的季节,而秋分则是一年中对于农事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,古代每逢秋分到来,民间农谚因此说,"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"。而"秋忙"比"夏忙"更忙,有"夏忙半个月,秋忙四十天"一说。所以秋分是预测年收成的重要日子。

2、图片导入

师:(教师出示图片)小朋友们知道图片上的农民伯伯在做什么吗?

师:我们再来看看农民伯伯的表情是什么样的?

3、进一步了解丰收节(游戏环节)

教师将准备好的若干水稻、蔬果瓜菜剪纸粘贴在黑板上,教幼儿认识水稻,蔬果瓜菜。让幼儿挪移至对应的水稻筐,蔬果筐,丰收筐。教师组织幼儿以小组形式进行搬运,比一比哪个小组搬运的最多。对搬运最多的小组给予奖励,对剩下的小组依次鼓励;

师:小朋友们在刚刚的游戏中玩得开心吗?

师:那小朋友们觉得辛苦吗?

师:那我们的农民伯伯是不是非常的.了不起?

活动总结

小朋友们今天知道了秋分就是丰收节,还在教室内体验了一次丰收时农民伯伯的喜悦与辛劳,小朋们回去后一起跟爸爸妈妈分享丰收带来的喜悦吧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8

活动目标

01、知道秋分的到来代表着“丰收”

02、体验秋分“丰收”时的喜悦与辛劳

活动准备

丰收的图片、水稻,蔬果瓜菜剪纸(若干)、丰收筐(蔬果筐、瓜菜筐)

活动过程

01、教师介绍秋分“丰收”的习俗

秋天是丰收的季节,而秋分则是一年中对于农事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,古代每逢秋分到来,民间农谚因此说,"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"。而"秋忙"比"夏忙"更忙,有"夏忙半个月,秋忙四十天"一说。所以秋分是预测年收成的重要日子。

02、图片导入

师:(教师出示图片)小朋友们知道图片上的农民伯伯在做什么吗?

师:我们再来看看农民伯伯的表情是什么样的?

03、进一步了解丰收节(游戏环节)

教师将准备好的若干水稻、蔬果瓜菜剪纸粘贴在黑板上,教幼儿认识水稻,蔬果瓜菜。让幼儿挪移至对应的水稻筐,蔬果筐,丰收筐。教师组织幼儿以小组形式进行搬运,比一比哪个小组搬运的最多。对搬运最多的小组给予奖励,对剩下的小组依次鼓励;

师:小朋友们在刚刚的游戏中玩得开心吗?

师:那小朋友们觉得辛苦吗?

师:那我们的农民伯伯是不是非常的了不起?

活动总结

小朋友们今天知道了秋分就是丰收节,还在教室内体验了一次丰收时农民伯伯的喜悦与辛劳,小朋们回去后一起跟爸爸妈妈分享丰收带来的喜悦吧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9

教学目标:

1.了解秋分的含义和由来。

2.认识秋分的特点和秋季的变化。

3.通过游戏和手工制作活动,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。

教学准备:

1.图片或故事书,讲述秋分的故事。

2.秋天的图片或实物,如树叶、水果等。

3.手工材料,如纸、颜料、画笔等。

4.游戏道具,如秋千、球等。

教学过程:

1.引入活动(5分钟)

教师向孩子们展示秋天的图片或实物,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。然后告诉他们这就是秋天,秋天是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,也是一个特别的时候,因为秋分就要到了。

2.教学内容(15分钟)

教师给孩子们讲述秋分的故事,介绍秋分的含义和由来。然后让孩子们观察图片或实物,了解秋分的特点和秋季的变化。

3.游戏活动(20分钟)

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活动,如秋千比赛、接力赛等。通过游戏,让孩子们感受秋天的乐趣,并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。

4.手工制作(20分钟)

教师给孩子们准备好手工材料,让他们制作秋天的手工作品,如树叶画、水果拼贴等。在制作过程中,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讨论秋天的特点和他们喜欢的秋季风景。

5.总结活动(5分钟)

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,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。然后告诉他们,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,我们要好好珍惜和享受它。

教学延伸:

1.让孩子们观察和收集秋天的自然物品,如树叶、松果等,并进行分类和整理。

2.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观察活动,观察秋天的变化,如树叶的颜色变化、天气的变化等。

3.引导孩子们进行秋天的感受和表达活动,如绘画、写作等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10

活动目标:

认识二十四节气中的“秋分”,了解其含义。

了解秋分节气与农民伯伯的关系。

初步了解秋分节气对庄稼的影响。

活动准备:

幼儿用书《四季变化》。

活动过程:

教师出示幼儿用书,引导幼儿观察。

教师:

(1)小朋友,这本书告诉我们四季发生了什么变化?

(2)书中告诉我们一年四季有哪几个季节?

(3)现在是什么季节?

(4)春天是什么时候?夏天是什么时候?秋天是什么时候?冬天又是什么时候?

(5)春天和秋天,夏天和冬天是不是一样长?

(6)一年中,什么时候白天和晚上一样长?

(7)什么时候白天和晚上一样长?

(8)秋分是怎么来的?

(9)秋分是什么意思?

(10)农民伯伯在秋分时做什么?

(11)秋分对农民伯伯有什么意义?

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,说出秋分时节的特征。

教师:

(1)秋分时,天气是什么样的?

(2)秋分时,早上和晚上有什么变化?

(3)秋分时,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?

(4)秋分时,农民伯伯在做什么?

(5)秋分时,水果和蔬菜的种类发生了什么变化?

(6)秋分时,小动物们有哪些变化?

引导幼儿结合幼儿用书,了解秋分时节的含义。

教师:

(1)秋分是什么意思?

(2)秋分是怎么得来的?

(3)秋分时,天气怎么样?

(4)秋分时,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?

(5)秋分时,农民伯伯在做什么?

(6)秋分时,水果和蔬菜的种类发生了什么变化?

(7)秋分时,小动物们有哪些变化?

引导幼儿了解秋分时与农民伯伯的关系。

教师:

(1)秋分时,农民伯伯在做什么?

(2)秋分时,农民伯伯的劳动有什么特点?

(3)秋分时,农民伯伯的劳动与秋分有什么关系?

(4)秋分时,小朋友可以为农民伯伯做些什么?

活动延伸:

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农田里观察秋分时庄稼的变化。

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收集有关秋分时节的图片或资料,引导幼儿了解秋分时节的含义和意义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11

活动背景:

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为四个季节,分四个季节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、动植物的生长,还是人自身,都能真正感受到秋天的特色。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。虽不是节日,却有着许多民俗风情。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这些风土人情,大团将开展丰富多彩的秋分活动,让孩子们感受秋分,感受民俗风情。我们的幼儿园位于城乡结合部。孩子们住在乡下。幼儿园也有很多种植园。这个季节,许多农作物和果树发生了变化。例如,室外开始出现小露珠;桂花缓缓开放,香气四溢。溢出;大雁南飞,果实累累;小动物们也在准备过冬的食物。《纲要》指出: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,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奥秘,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理解兴趣。大班孩子喜欢接触新事物,经常动脑筋去探索物体和材料,提出一些与事物相关的问题。为此,在本次主题中,我们将围绕秋分节气这一主题,鼓励孩子们以各种方式去体验、体验、做事。操作,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秋天的美,用音乐、艺术、诗歌等方式表达秋天的童话故事,激发孩子对自然的热爱,提高孩子感受和表达美的能力,让孩子逐渐掌握秋天的主要特征,了解气候与动植物的关系。

活动目标:

1.对白露、秋分等节气的名称、时间及相关习俗有初步的了解,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感兴趣。

2.在当地的'寻露、寻桂花、寻蚂蚁、品尝水果等活动中体验秋分节气的独特民俗和乐趣。

3.愿意通过考察、体验、操作实践等多种形式,感知秋分前后环境、动植物的变化。

4.我喜欢大自然,愿意以某种方式表达我的所见所想,提高我感受和表达美的能力。

5.通过活动,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心态,成为快乐的孩子。

活动时间:

9月22日上午10点

参加者:

水果水果班的部分小朋友和老师

活动策划:

xx

活动准备

1.各班老师向孩子们宣传秋分节气风俗。

2.级长为活动准备幕布。

3.班主任准备自己捡树叶的工具。

4.摄制组:秦娇老师

活动流程

1.9月21日

各班开展“秋语”相关活动,了解“秋分”节气风俗。

2.9月22日(红船广场)户外观察活动:

秋天在哪里,让孩子们对秋天有个初步的认识。我们组织孩子们到户外寻找秋天:

①户外谈话:现在是什么季节?你怎么知道?

②寻找秋天:孩子们分散在广场上寻找秋天,发现了许多秋天的景色。

③关于秋天的风土人情、童谣等。

④捡树叶(戴树叶项链、设计树叶衣服、用树叶为娃娃屋做蔬菜和食物等)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12

目标:

通过本节课的教学,使学生了解秋分节气的由来和意义,学会制作秋分节气的手工作品。

一、导入(5分钟)

1. 老师向学生介绍秋分节气的由来和意义,简单解释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,代表着秋天的正式开始。

2. 老师展示一些与秋分相关的图片,如秋天的颜色、秋天的食物等,引起学生对秋分的兴趣。

二、知识讲解(10分钟)

1. 老师向学生介绍秋分的传统习俗,如祭祖、扫墓、吃秋分粥等。

2. 老师向学生讲解如何制作秋分节气的手工作品,如秋分花环、秋分风车等。

三、制作手工作品(20分钟)

1. 老师向学生展示制作秋分花环的材料和步骤,指导学生一起制作。

2. 老师向学生展示制作秋分风车的`材料和步骤,指导学生一起制作。

四、展示和分享(10分钟)

1.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秋分花环和秋分风车,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。

2.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赞美对方的作品,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。

五、总结(5分钟)

1.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,强调秋分节气的重要性和习俗。

2. 老师鼓励学生在秋分节气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,体验秋天的美好。

六、作业布置(5分钟)

1. 老师布置作业:要求学生回家和家人一起制作秋分节气的手工作品,并写一篇关于秋分节气的作文。

2. 老师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,并鼓励他们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对秋分的理解和感受。

七、课堂结束(1分钟)

1. 老师感谢学生的参与和努力,并祝愿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秋分节气。

2. 学生整理好课桌,有序离开教室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13

活动目标

1、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。

2、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,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。

3、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,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。

活动准备

课件、表格

活动过程

一、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。

1、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“草船借箭”

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'人叫诸葛亮,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,是怎么办到的呢?

2、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?

二、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,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。

1、除了雾天,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?

2、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。并观看课件。

3、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?

(短信、电视、报纸等)

4、欣赏一段天气预报,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。

(天气、温度、穿衣指数等)

三、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。

1、趣味问答

教师: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,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。

(1)高温天怎样避暑?

(2)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?

(3)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?

四、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

1、教师: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,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。

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,上面有天气、温度、温馨提示3栏。

2、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,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14

活动目标:

1、积极参加大型体育活动,对运动会有较高的热情和强烈的愿望。

2、能自觉遵守各赛区的规则,会轮流、等待与合作。

3、在跑、跳、钻、爬、投掷等综合运动中能教灵活、协调的控制身体。

活动准备:

小推车、大小沙包、大小垫子、小筐、平衡木、小木桩、报纸球等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开始部分

1、主持人介绍今天活动内容。

2、中大班幼儿列队入场进行升旗仪式。

3、幼儿集体进行队列表演中班切段分队走、大班左右分队走。

4、队列表演后,进行赛前热身活动,集体跳操《加油歌》。

二、基本部分

1、主持人介绍比赛内容及规则。三个游戏《运粮小能手》、《运南瓜》、《奥特曼打怪兽》,每个游戏分三组,每个班派一组代表来参加比赛。

2、比赛开始,第一个游戏《运粮小能手》

游戏玩法:

秋天到了,农民伯伯的粮食丰收了请小朋友帮忙把粮食运到仓库去,小朋友要双脚连续跳过小山丘,走过独木桥,把粮食运到仓库。哪一组先运完,哪一组胜利。

游戏规则:

双脚要连续跳,走平衡木姿势要正确。

3、第二个游戏《运南瓜》

游戏玩法:

秋天到了,农民伯伯地里的南瓜也熟了,要请小朋友们帮忙运南瓜,小朋友们要跑到地里摘下南瓜,跑回来放到小推车上,再运到农民伯伯家里去,大班小朋友要穿过小山丘才到南瓜地里,送的时候也是一样,哪一组先运完,哪一组胜利。

游戏规则:

推车的方法要正确,车要放到指定位置,当第一个人回来,第二个人才走。

4、第三个游戏《奥特曼打怪兽》

游戏玩法:

地球上来了很多的怪兽,要请你们当勇敢的`小卫士,把怪兽都打走,怪兽就在对面的树上,小朋友们要立定跳远,跳过小河,匍匐爬过草地,拿起我们的炸弹,去打树上的怪兽,哪一组先打完,哪一组就是勇敢的'小卫士。

游戏规则:

立定跳远姿势要正确,投掷时动作要到位。

5、每个游戏结束后,主持人总结,列出比赛结果。

6、自由进行拍球比赛。

三、结束部分

1、由园内老师进行颁奖仪式。

2、活动结束幼儿做安静活动回班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15

活动目标:

认识二十四节气中的“秋分”,了解其含义。

了解秋分节气与农民伯伯的关系。

初步了解秋分节气对庄稼的影响。

活动准备:

幼儿用书《四季变化》。

活动过程:

教师出示幼儿用书,引导幼儿观察。

教师:

(1)小朋友,这本书告诉我们四季发生了什么变化?

(2)书中告诉我们一年四季有哪几个季节?

(3)现在是什么季节?

(4)春天是什么时候?夏天是什么时候?秋天是什么时候?冬天又是什么时候?

(5)春天和秋天,夏天和冬天是不是一样长?

(6)一年中,什么时候白天和晚上一样长?

(7)什么时候白天和晚上一样长?

(8)秋分是怎么来的?

(9)秋分是什么意思?

(10)农民伯伯在秋分时做什么?

(11)秋分对农民伯伯有什么意义?

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,说出秋分时节的特征。

教师:

(1)秋分时,天气是什么样的?

(2)秋分时,早上和晚上有什么变化?

(3)秋分时,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?

(4)秋分时,农民伯伯在做什么?

(5)秋分时,水果和蔬菜的种类发生了什么变化?

(6)秋分时,小动物们有哪些变化?

引导幼儿结合幼儿用书,了解秋分时节的含义。

教师:

(1)秋分是什么意思?

(2)秋分是怎么得来的?

(3)秋分时,天气怎么样?

(4)秋分时,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?

(5)秋分时,农民伯伯在做什么?

(6)秋分时,水果和蔬菜的种类发生了什么变化?

(7)秋分时,小动物们有哪些变化?

引导幼儿了解秋分时与农民伯伯的关系。

教师:

(1)秋分时,农民伯伯在做什么?

(2)秋分时,农民伯伯的劳动有什么特点?

(3)秋分时,农民伯伯的劳动与秋分有什么关系?

(4)秋分时,小朋友可以为农民伯伯做些什么?

活动延伸:

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农田里观察秋分时庄稼的变化。

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收集有关秋分时节的图片或资料,引导幼儿了解秋分时节的含义和意义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16

活动主题:

秋分节日活动

活动对象:

大班幼儿

活动目标:

1.了解秋分节的由来和意义。

2.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。

3.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。

活动准备:

1.秋分节相关的图片、故事书籍等。

2.纸张、彩笔、颜料、剪刀、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。

3.音乐、舞蹈等活动道具。

活动过程:

1.热身活动(5分钟):

播放秋天的音乐,引导幼儿做秋天的动作,如摇树叶、飘落的树叶等,激发幼儿的兴趣。

2.秋分节的介绍(10分钟):

通过图片或故事书,向幼儿介绍秋分节的由来和意义,让幼儿了解秋分节是为了感谢大自然的恩赐,促进幼儿对秋分节的认识。

3.手工制作(20分钟):

教师向幼儿展示制作秋分节手工的示范,如制作纸质的树叶、秋天的树等。引导幼儿使用剪刀、胶水等工具,自由发挥创造力,制作属于自己的秋分节手工作品。

4.合作游戏(15分钟):

组织幼儿分成小组,进行合作游戏。例如,将幼儿分成树和树叶两个角色,树叶们需要找到自己的树,并和树合作完成一些动作,如摇晃、跳跃等。通过合作游戏,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。

5.舞蹈活动(10分钟):

播放秋分节相关的音乐,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,如摇晃、旋转等。通过舞蹈活动,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身体协调性。

6.活动总结(5分钟):

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,让幼儿表达自己对秋分节活动的感受和收获。并鼓励幼儿将制作的手工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。

活动延伸:

1.在活动结束后,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秋分节的庆祝活动,共同感受秋分节的意义。

2.可以安排幼儿观察秋天的变化,如树叶的颜色变化、天气的变化等,让幼儿在观察中感受秋天的美丽。

活动评估:

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,如是否积极参与制作手工、是否与他人合作完成游戏等,评估幼儿对秋分节活动的理解和表达能力。

备注:

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,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。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。

秋分活动方案 篇17

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几种秋天常见的动物的外形特征、习性;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;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,了解它们在秋天变化的原因,会用多种形式来表现;使幼儿知道秋天过后是冬季,加深对四季特征的认识,知道四季的顺序;引导幼儿能根据气温变化穿脱衣服,使幼儿知道秋天气温变化大,要防止感冒;让幼儿知道预防肠道寄生虫的一般常识,懂得不吃不洁食物,瓜果要洗净、剥皮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;引导幼儿而运用多种形式的自然物表现秋天的美,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。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,了解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,了解动植物需要人们的保护,人们应该尽力保护大自然的和谐。

全程计划:

主题谈话:引起动机-欣赏树叶贴画美术:一串红诗歌:秋风

主题谈话:

1.秋天的天气歌曲:小树叶体育:扫落叶

2.秋天的衣服体育:秋风欣赏:散文-云彩和风儿

3.秋天的植物认识菊花美术:设计衣服

环境创设:

1、各墙面和柜的装饰

1) 主墙:家长和老师收集的各种有关秋天的资料,经过整理和装饰,让幼儿感受秋天。

2) 其他墙:"秋天的花和动物"展示幼儿的美工作品。

3) 柜面装饰:

A.幼儿用语言讲述出与秋天有关的活动。教师记录并整理粘贴。

B.用照片的形式记录秋天的变化。

C.展示秋天的花和树。

D.人们在秋天里的`活动。

区域安排:

益智区:

目标:

1、 观察秋天的植物和动物的变化。

2、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讲述能力。

内容:

1、观察活动

(1)树叶变黄了

(2)菊花

(3)螃蟹

2、游戏:大风和树叶、螃蟹赛跑

美工区:

目标:

1、 掌握用棉签画画的技能。

2、 会胶泥做出水果的形态。

3、 学习粘贴的技能。

4、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作品。

内容:1、 泥工《一盘水果》

2、 手工《一串红》

3、 绘画《螃蟹》

4、 绘画《小鸡和小鸭》

阅读区:

目标:培养幼儿养成安静阅读的习惯,看完后把书放回书架上。

内容;书架上摆放相关书籍供幼儿阅读。

结构区:

目标:

1、培养幼儿的动手搭建公园。

2、鼓励幼儿相互合作进行建构。

内容:搭公园、搭莲花山、搭幼儿园。

菊花开了案例:菊花开了

十月初,孩子们在花园散步时,佳慧小朋友突然兴奋地叫起来:“快来看呀,菊花开了!”听她这么一喊,孩子们都围了过去。怎么可能呢?按前两年的常规,这种菊花要到十月底才开,为什么整整提前一个月? 带着疑问,我走了过去,想不到真的有几朵嫩黄的菊花已经怒放了。孩子们特别高兴,于是去寻找别的菊花,可是找遍了整个花园,却没发现第二株开放的菊花。

唏韵小朋友跑过来问我:“老师,为什么这株菊花比其它菊花开得早呢?”实话说,我自己搞不清,如何回答呢?突然我灵机一动,这不正是引导幼儿探索、思考的好机会吗?于是我说:“这株菊花与花园里其它菊花的品种是一样的,都是从老的菊花根上长出来的。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开花时间不一样,我也不知道。我请大家一起寻找原因。”接着,小朋友在这株菊花边仔细地观察着,可就是找不到结果。最后,我请小朋友带着问题回家问问爸爸妈妈。

第二天,孩子们一上幼儿园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。松磊说:“爸爸告诉我,植物是靠阳光、水、空气和土壤而生长的,这株菊花可能比别的菊花得到的阳光多。”我带着幼儿又来到了花园里,结果这个结论很快就被否定了,因为整个花园里的菊花都普照阳光。啸虎说:“我妈妈说,今年秋天很少下雨,如果泥土湿润,植物就会长得快,因此它提前开花了。”于是,我动员大家找来与之较远的另一株菊花边的泥土,经比较发现它们从颜色上看稍有不同,开花的那株菊花泥土暗了一点,孩子们高兴地大叫起来:“找到原因了。”我疑惑不解:这究竟是为什么使同一个花园里的泥土有不同颜色?

第三天,孩子们午餐后在花园散步是,小宇小朋友突然兴奋地叫起来:“老师,我发现菊花开的秘密了。”果然,在那株菊花附近,有一个阴井,正逢阿姨把泔脚水倒入阴井,离开时有几滴泔脚水滴在这株菊花附近的土壤上,每天这样,不等于施肥吗? 这时,孩子们纷纷围了上来,,小宇抢着告诉大家:“阴井在旁边,阿姨倒‘垃圾水’时,这株菊花正好每天可以喝一点,所以比别的菊花长得快,长得高,开花早。”孩子们都拼命地点头许可并鼓起了掌。

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真是太可贵了,他们正是在这种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证实了一个又一个问题。

文章来源:http://m.ys575.com/shuzhifanwen/725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