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职报告之家

世俗的天堂作品赏析摘抄

发表时间:2025-05-27

世俗的天堂作品赏析摘抄(汇总14篇)。

世俗的天堂作品赏析摘抄 篇1

宋代:柳永

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,烟柳画桥,风帘翠幕,参差十万人家。云树绕堤沙,怒涛卷霜雪,天堑无涯。市列珠玑,户盈罗绮,竞豪奢。

重湖叠巘清嘉。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。羌管弄晴,菱歌泛夜,嬉嬉钓叟莲娃。千骑拥高牙。乘醉听箫鼓,吟赏烟霞。异日图将好景,归去凤池夸。


世俗的天堂作品赏析摘抄 篇2




每一个挣扎在世俗里的人,都有一颗向往高雅的心


“雅”和“俗”,这两个字语文课经常用到,它们俩经常结伴而行,一同出现在我们的话语里,或者书本上。


这俩字儿呢,用来评价人可以,评价事情也可以,评价艺术作品,更可以。


“雅”和“俗”好像是对立的概念,“雅”就是好的、美的;“俗”就是差的、丑的。


但是“雅”和“俗”,关系并不简单,雅基本可以理解为好,俗却未必总是差的。


“雅”和“俗”的关系,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就像沧海桑田一样,从前的俗会变成现在高雅,从前的雅也许会变成现在的俗。“俗”和“雅”,竟会转化。


俗是如何变成雅的呢,还是以为宋词为例子来说说吧。


北宋文坛的一代宗师,欧阳修喜欢写诗,也写词。他的诗和词是不一样的,诗歌很庄严,词者写了许多情感的故事。士大夫的为人师表,端正庄严,表现在诗歌里。文人的风花雪月,则流露在他的词里。


举个例子说说吧。


欧阳修的诗长得是这样的:


《戏答元珍》


春风疑不到天涯,二月山城未见花。


残雪压枝犹有橘,冻雷惊笋欲抽芽。


夜闻归雁生乡思,病入新年感物华。


曾是洛阳花下客,野芳虽晚不须嗟。


欧阳修的词长的却是这样的:


花似伊。柳似伊。花柳青春人别离。低头双泪垂。


长江东。长江西。两岸鸳鸯两处飞。相逢知几时。


——欧阳修《长相思》


词里面更多的是儿女情长,是比较世俗的情感。


另一位北宋词人柳永,年轻时应试科举总是落第;到了暮年也很落魄,一辈子就当了屯田员外郎。因为这些坎坷和潦倒的生活,他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在词中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因为天赋也因为投入,在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凡有井水处,皆闻歌柳词。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,就有人传唱他的作品。


但柳永却始终是矛盾的,他的内心,时时挂念自己的功名,一直想做一个真正的文人雅士。只是在后来,随着时代变迁,宋词变成了高雅的文学。今天说柳永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,在作者生活的时代,却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荣光。每一个挣扎在世俗里的人,都有一颗向往高雅的心。


可是俗和雅的标准,却并不是每一个时代都是相同的。


缺乏风雅的时代,是一个鄙俗粗劣的时代,也是文化和情趣消退的时代。在世俗中保持一份高雅的情操,舍弃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,向着心之所向,回到单纯的欢喜,即是生命中有滋味的境界。


风雅一词,在各行各业都应如此。但世人多把金钱、地位、名利等背负在身,将风雅变得庸俗,并沾沾自喜,浑然不觉,以至于“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”。若不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,都能在闲暇之佘,想“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”,那该多么美好!

世俗的天堂作品赏析摘抄 篇3

柳永一直不得志,为见老朋友孙何,便写了这首词,请了当地一位的歌女,吩咐她说,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,不要唱别的,就唱这首《望海潮•东南形胜》。由这个故事来看,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,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。


文章来源://m.ys575.com/shuzhifanwen/71392.html